住在倫敦好些日子,基本上每一兩個月都會有朋友來訪。對留學生來說,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 – 既可以一聚舊情,有時候亦可以拜託他們帶一些家鄉小吃過來。不是說倫敦找不到類似的,但要不就是找不到同一個牌子的,就算找到了看到價錢也卻步了。
唯獨美中不足的就是有時候需要兼職做導遊。一開始還好,但同樣的行程走了四,五次,甚至連哪個位置最適合在大笨鐘前自拍都一清二楚,就變成一件苦差,而且去逛Market的話有些小吃再好吃也是會吃膩的啊。。
因此後來我都準備好一個行程,讓他們照著走,並把沿途好吃的都圈出來,我晚上在餐廳等他們就好。*
原本這個只是我偷懶才做出來的,後來有一次朋友竟然說他也分享給朋友了。(大驚) 最近剛好C小姐要過來*,剛好在更新我的行程,那就不要浪費跟各位讀者分享囉~
在此之前有幾點要注意一下:
1. 很多朋友來到倫敦都是順帶去歐洲的,他們經驗是倫敦玩3整天剛好,因此我就只編排了一個3天的,如果你會待更久的話可以看看最後的一些其他建議。
2. 倫敦的各個觀光點其實距離都不太遠,因此我安排行程的時候把附近的都安排在一起,這樣既可以節省車費,而且我一直以為要體驗一個城市的話最好的方法還是在多走動,看看當地人。
3. 每個景點的歷史背景我就不多說了,網上很多遊記都會提到。但是如果有些我覺得網上可能比較少提及的,我都會寫出來。
4. 我在每天的行程都寫了一些在景點與景點之間值得一試的餐廳,在下一篇亦會再多給一些選擇。
第一天 (英式早餐 -> Tower Hill -> Tower Bridge -> City Hall -> Tate Modern -> St. Paul’s Cathedral -> 音樂劇)
吃過早餐後,可以步行至Tower Hill,會途經大名鼎鼎的City of London。這是倫敦最早的商業中心,有很多銀行,律師事務所的總部。當中千萬不要錯過拍照熱點小黃瓜大廈 (Gherkin)。
“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"
正如之前說過,大家常常聽說 “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",但其實可以升降的是Tower Bridge,但是從Tower Bridge走到Tate Modern路上就可以見到London Bridge了。
常設展覽是免入場費的,但是主題展覽須買票入場。不論喜不喜歡現代藝術,都要去4樓拍張照。(最佳位置見此)
走過Millennium Bridge到St Paul’s拍照後,可在看音樂劇前先吃pre-theatre。很多餐廳都設有這個套餐,主要是讓看劇的人早點吃晚餐,而且比較便宜。
熱門的音樂劇門票最好提早預訂*,lastminute.com蠻多人用的。
(下篇按此)
* 畢竟願意跟我這個吃貨到處吃的英國人太少了啊啊啊
** 對 就是一起去的南京的那個
*** 經典的Les Miserables, Phantom of the Opera經常都不太難買到票,Book of Mormons比較便宜的票真的要提早一至兩個月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