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往機場前的早餐-砂煲麵 RM4,點心RM2-3,有馬拉糕、蝦餃、腸粉等
[上集按我]遊過美里後,我們便乘內陸機前往姆魯*。
姆魯國家公園是砂拉越最大的國家公園,佔地544平方公里。砂拉越第二高峰,高達2376公尺的姆魯山便位於此公園。園內還有海拔1750 公呎的Gunung Api,是一座給人深刻印象的石灰岩地貌。公園以其泥炭沼澤,石灰石以及森林地帶中多樣的植物生態而聞名。公園內有超過1500種花卉植物,包括10種著名的瓶狀植物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0年將姆魯國家公園列入「世界自然遺產」名錄。姆魯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之一,必須歸功於它所擁有的奇特石林 (Pinnacles)景觀。
姆魯國家公園 (Mulu National Park)
Canopy Walk – 樹冠吊橋
這片叢林中有一個長達480公尺的空中走廊,是為研究樹冠群生態而興建的森林吊橋。吊橋上設有28個驛站,每一段橋僅限2人同行,行走在離地20~40公尺高的橋面上,晃來盪去非常刺激。
Deer’s Cave-鹿洞
- 亞當與夏娃的沐浴
- 有人覺得像林肯,你認為呢?
- 黃昏時蝙蝠出洞!
鹿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。
顧名思義,這個洞穴古時是鹿群聚居之所,也曾是人類用來埋葬先人的墓地。但是,它現在卻被數以百萬計的蝙蝠佔據。每當入夜時分,成千上萬的蝙蝠都會飛出洞外覓食,天氣狀況較好時,不難目睹此壯觀的景象。其他棲息在洞穴的生物包括了常見于洞口盤旋的海燕、蠼螋與蜈蚣等。
洞穴入口寬為160公尺而洞緣呈鯊魚銳齒狀,極為奇特。另外有一個名為"亞當與夏娃的沐浴"小瀑布,水流從120公尺高的洞頂直瀉而下。
Lang’s Cave – 藍洞*
這岩洞於1978年由洞穴專家Lang Belarek首次發現,並以其命名。洞中具有形態特異的岩石結構,在入口處的石板上,還可發現獸腳印,顯示這裡曾是野豬聚居之地。
Clearwater Cave -清水洞
根據測量,這洞深逾100公里,是東南亞最長,同時亦是世界第七長的洞穴。入口處的鐘乳石上覆蓋着大量的青苔,再往內走就到淑女洞(Lady’s Cave),因裡頭有座身型酷似聖女瑪利亞的鐘乳石而得名。由此往下走50步,可見到早在百萬年前就形成如迷宮般的地底河流。
Wind Cave-風洞
由美林老河(Melinau River)的河邊拾級而上,即可到達洞穴入口處,當你趨前入洞時,便有一陣陣清涼大風迎面而來,或許這正是洞名的由來。洞內有一處名叫"王室殿堂",陳列着各種型態的鐘乳石與石笋。
在姆魯國家公園逗留了兩天,雖然參觀了不少地貌,最可惜的是未能前往位於叢林深處的尖峰石陣(Pinnacles)。它是一排排被大自然侵蝕得像刀片般的石灰岩地貌,由於路程較遠,前往尖峰石陣要預留大概三日兩夜的時間,並需扎營過夜*。
這個旅程的最後一站便是美里附近的蘭卑爾山國家公園,詳情可見上集。
文、圖:Kin
編:LonKonger
* 亦可在亞庇(Kota Kinabalu)乘內陸機(Expedia)前往,注意陸路並不通行。
** 亦稱朗洞 / 蘭洞。
*** 可透過官網預訂Hostel和園內旅遊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