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的地下鐵跟香港的很不同,這裡一進入地鐵站以後就沒有手機訊號,列車延誤更是家常便飯*。當我以為已經漸漸習慣的時候,這個月又多認識了一點,就是倫敦的地鐵差點連續兩個星期舉行罷工。
我一向對英國的本土政治不怎麼關注,這次還是透過跟室友及他女友晚飯時大概知道罷工的原因。話說倫敦的地下鐵公司打算關掉地鐵站內的票務處,轉而安排票務員在售票機及月台等地服務乘客。當然,勞資雙方對事情總有不同的看法:工會認為這措施會危害到現有員工的飯碗,但管理層卻認為票務處的使用率只有3%實在太低,在保證不強制裁員的情況下應該調派員工到其他崗位。
室友和他女友在晚飯時為這個議題吵得面紅耳赤*,但我的意外收獲就是從中得知原來倫敦的地下鐵司機起薪點為每年5萬多英鎊,跟投資銀行的Analyst看齊!!!之後在網上隨便搜索了一下,發現甚至有司機年薪高達6萬多。普遍認為地鐵司機的待遇這麼好跟他們的工會勢力龐大有關;每次他們一罷工,總會全城怨聲載道,例如我平常上學的路程平均只需半小時,一罷工就需要一到二小時了,基本上每次都迫得資方不得不讓步。
雖然說罷工會造成大家很多不便,但市民大眾好像總是比較同情司機的,可能是因為體諒他們要整天在黑漆漆的環境工作很辛苦吧。
但整個晚飯下來,我覺得當英國的平均工資只有每次二萬多英鎊時,其實他們的待遇已經算是相當不賴了吧?除了基本工資外,還有花紅及員工家屬福利等等,這些都是乘客在補貼呢,所以才會單是乘一個站車費就要2.2鎊起跳,就算真的要付這個車資,我也寧可錢可以花在更換設備上,不用每次出門都想列車會延誤多久。
* 在倫敦沒遇到延誤才是意外呢。
** 雖然晚飯後立即又和好了
*** 在5月6日,勞資雙方總算達成初步協議,工會暫時停止原訂的罷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