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向對硬銷英雄主義的荷里活電影不大感興趣,更覺得3D版本往往只是畫蛇添足。今次破例走進倫敦電影院,為的是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的特技(對呀,難道是為了精彩的情節嗎?),沒料到會再一次失望而回。
可容納580人的電影院,在平日晚上8:45這個黃金時段竟然只有兩個人,付了£8便可以獨佔整個戲院,真的很amazing——amazingly romantic。今次故事卻沒有預期般romantic,即使飾演Peter和Gwen的Andrew Garfield和Emma Stone現實中是一對情侶,在電影裡也沒有展現很強的chemistry(最後15分鐘除外)。說到演技,不得不提飾演Harry(即綠魔)的Dane DeHaan。年紀輕輕的他演活了整個角色:Harry一開始跟Peter是摯友,到後來為生存而不惜一切要殺死Spider-Man,他恰到好處地把這個改變表現出來。
英文版電影海報中的tag line “his greatest battle begins”,似有大戰一觸即發之意。看畢2.5小時的電影,卻沒有感受到任何一場震撼的大戰。Spider-Man與Electro(即電魔)的主要搏鬥集中在電影的最後半小時(而綠魔更是電光石火似的被打敗);如果身處4D影院,被電擊的感覺可能來得更真實。不知道未來兩部續集會否出現更頑強的奸角呢?
今次電影罕有地在英國及部分歐洲地區率先放映(Henry按:比美國還要早),在亞洲才剛上畫。與其說《蜘蛛俠2》值得推介,不如說月底上映的《變種特攻:未來同盟戰》更令人引頸以待!
溫馨小提示:從未走進英國電影院的讀者要注意了,看一些故事性較強的電影時要更集中,因為一般是沒有字幕的,如果聽英語比較吃力的話可能要習慣一下,或者事先上網了解故事大綱。另外,不同地區及院線的票價差距可能不小,電影愛好者可以打聽特定電影院(1)每周的優惠日,(2)電影會籍,以及(3)學生和長者優惠。更少朋友知道的是不同院線的3D電影制式未必一致,因此切記帶備或購買適用的3D眼鏡啊!